为了让孩子获得最好的教育,不惜变成自己讨厌的人吗?

Apr 6, 2018

即使变成自己讨厌的人 也要让孩子获得最好的教育

上句出自下图。刚上映的电影,我并不想剧透。

印度电影大多欢快而深刻,《起跑线》也不例外。看名字,咱们中国人一下子就能猜到,它主要讲述孩子入学的故事。一个裁缝的儿子,盯上一个爱时髦的女大学生。男人开了一家礼服设计室,在德里旧市区是“商业大亨”。女人对独生女爱护备至,一定要把她送入四大名校之一。男人其实无所谓,怎奈老婆对此发了疯。两人想尽各种办法(在印度,“办法”比中国还要多),总是没有成功,期间笑点无数。最后不得不去装穷人,争取走“公平受教育权”的通道。搬到贫民窟,感受底层民众的苦乐,略有泪点。孩子被录取后,二人捐资修缮了帮助过自己的邻居的孩子所进的公立小学。最后,男人让女儿也转学去了那里。

你如果想笑一笑,这部电影一定不会让你失望。它深知自嘲的安全,也知道怎样引人发笑——大家喜欢看到别人(尤其是貌似比自己高的人)出丑。男人很有钱,但是学历欠奉。他在各种场合里,英俊帅气地上演可爱又可笑的闹剧。看到这样的地方,电影院里总能听到会心的笑声和感慨。

让人心里难受的点,我就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共鸣了。对我自己,难受的是那些道德困境。比如下面三个:

  1. 女人要追求让孩子过上上等人的生活,男人不认可,也要全力支持。
  2. 男人出去跑了很多门路,却都无功而返,回家被老婆问起来,男人不摆苦劳,闭着眼睛回答“还在努力中”。
  3. 男人取钱交学杂费,邻居以为是狗急跳墙偷银行,用碰瓷帮忙筹钱。结果孩子被抽中了,邻居没有中。

这部电影在豆瓣评分8.1,可能是因为它讲好了一个故事,仅此而已。它为了推动情节,也为了突出主题,做了很多简化。比如人物关系简化了,男人和女人没有其他亲属关系,每家的孩子也只有一个。再比如人物的心理变化简化掉,都有脸谱性。女人怎么就没有拉住男人,怎么就支持了他的决定,真实世界里没有这么简单。

按照小学生写《观后感》的套路,我该讲讲看过电影学到了什么。但是既然是简化的脸谱,也就没有改变我什么,我只想借机强调一下自己的三观。

  1. 人不大可能超越阶级。男人出身裁缝,虽然有钱能买得起大房子,但还是不被上层社会接受,学校也不愿意把学位给一个裁缝的孩子,因为她们需要的是政客、警察、媒体、外企高管。非要挤进去的话,父母和孩子可能都要牺牲很多,比如此生做人的“快乐”。电影里女校长讲了她格外的“成功”,但是看过电影的你,想要吗?
  2. 走起来才能遇到机会。有钱的好处很多,其中一点我很认同,就是行动的空间大,也是一种福德。男人有时间,有机会去找人帮忙,可以尝试用钱敲门。当然,电影没说钱有多好用,但是没有它,的确很限制想象力和行动力。电影构建出几幅这样的场景:男人在敲一扇门时,另一扇门打开了。我相信它有普世性。
  3. 真正的起跑线是父母。裁缝的孩子不能进四大名校,这很残酷,也挺真实。我爸爸曾梦想我考清华北大复旦交大,殊不知我姐夫能留在清华当老师,也许因为他爸爸是大连理工的毕业生。现在我为什么要在图书馆里敲这些字,而不早点回家吃饭?因为我梦想孩子将来有专业作家的眼光和能力啊。

以上,2018-04-06记,改错别字。